×7‧我們 文/王素梅
小時候至少每週得以在課堂上或是才藝班畫畫,滿意得將創作成果高高掛起的展示,若非偶然經過學校遇見兒童,我們早已忘記當時的情景,忘記這個幾乎占據童年歡樂時光的重要片刻。確實人類很容易遺忘,甚至遺忘了快樂創作的經驗!社會不會主動鼓勵去記起童年畫人像、畫風景光陰的重要性,除了藝術工作者以及使用這人間風景為題創作的藝術家,平時人們也少有機會和與此為道的創作者接觸。而×7既是穩穩地站在藝術界,同時又存在於他方。他們不擅言語,他們將精神才智專注於平面空間,專注於心靈某處的風景中。
事實上我們很難不去注意這個藝術團體,×7由一群在藝術界耕耘許久的熱血份子所組成,年齡層落在前輩藝術家與年輕藝術家中間,為支撐中部藝術界的重要支柱,一般泛稱為「中堅輩」藝術家。成員們恰巧幾乎都具有教職經驗,教職身分與職業創作生涯在他們身上顯然不相違背且是愉悅的加分形態。他們忠實於本地風光的描繪,脫胎於印象派與野獸派交會的優雅時分,他們不疾不徐運用所有課餘時間投入創作,在這裡,彷彿時光像是永恆般的靜止,停留於他們個人以及整個畫中世界。在現代主義發端的搖籃裡,各具個性和生活調性的蔡正一、廖本生、柯適中、紀宗仁、游守中、游昭晴以及黄秋月七人,創造出饒具風味的畫作風情。
×7重新演繹了關於「風景」的這項傳統,由經緯線條演練出廣闊天地,圖地間或圓或方或規則、不規則的形體,使得主體對象游離於具象與抽象之間,色彩則座落於粉色系一直到強烈原色的向度,隨著顏色和明度變化×7聯盟群像開始解構,成員特徵是顯明的,根據其線條、色彩之構成可鑑別出:屬於大地色彩的棕色、黃色帶有一抹可靠的,可信賴的、安全的氣息,有時中間揉合一股無限的思念,這般懷舊氣氛直指心靈的故鄉;大膽原色與活耀動感十足的點狀構成組合音樂性與韻律性,內聚輻射出往外擴散的活潑張力;朦朧白色昭示心田內處的印象觀感,即便物象、事項相互交疊,依舊是直白的情感寫實;紅、藍、黃為主的矩形區塊以十字形線條為基本構圖架構,拉出混亂世界的秩序性;相互滲透的色彩,皴、擦、塗、抹、黏貼畫面質感豐厚了地平線上下的聚落;符號畫人物象徵不同世代和性別面貌。
由廖繼春、陳銀輝一脈相承的底蘊出發,活耀藝壇的×7成員發展出嶄新的繪畫形式語彙,他們不張揚不狂妄,他們緊守著創作者感性光采的靈魂操守,於創作生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