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北藝術博覽會—廖本生、柯適中 展位 : C33
2015年,凡亞藝術空間準備推出兩位中部畫家廖本生及柯適中老師。兩位老師皆為科班出身,早期作品以具象為主,隨著時間的改變及自我突破,漸漸走向心象,此次博覽會將帶來全新系列及重要代表作品。凡亞長期以來以推廣台灣本土藝術家為宗旨,希望將台灣默默耕耘的藝術家推往國際,與國際接軌。
廖本生老師最新系列作品「東意‧西形」,將東方的元素加進來,把東、西方的形式做出融合,產生一種有東方意味的意象,主要目的是在談論文化尋根的問題。作為一個東方人,要怎樣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東方的內在精神。作品當中,竹藝編織、草蓆編織、日本刺青圖騰、來自我們的文字書法、水墨的渲染技法等等,都被融入在藝術形象當中,形成造型。造型之間的藝術處理,當然包括色彩、肌理、空間的美學原理的掌握,其實我最關心的還是自我回歸和文化尋根這個主題。用傳統的圖像圖騰,例如:中國庭園的假山奇石、有中國建築的窗櫺、代表文化傳統的服飾、民俗編織等等圖案作為素材,借用西方造型,統合成為一種有東方意味的作品。像是畫中,許多實空間和虛空間交織成為一個畫面,虛實相生的畫觀念,呈現出來的「意」,其實是在表達我們向自己文化尋根的一種夢想。
柯適中老師認為繪畫創作的意義,其實在於創作者自身視覺符號的建立,而後繼之以精密的整構來完成,使原先視覺經驗中的臨場事物,化為創作者心象中美感與秩序的具體呈現。必須忠實的陳述,對於時事性的新聞題材及心理的反傳統意識型態,並不感興趣,他所在意的是隨著個人正面學習而後適意順承的純粹審美探求。透過繪畫創作,個人所追求的,並非是侷限於視覺感應的第一接觸,而必須從直觀印象中再次的釐清與過濾,在「加」與「減」、「強」與「弱」、「疏」與「密」等一連串弔詭的視覺作用與心裡因素之間,求取一形下與形上相協調的圖式。柯適中老師目前的創作已經接近自我內在,內在的能量夠強,能維持在另一種形而上的思維中,在創作上以抽象的概念來表現具象的樣貌,而這概念是創作者內在深層的想法,若要將繪畫延續到創作者的生命經驗,那對生命的探討將是重要人生課題。
這兩位藝術家藉由創作體驗人生、探討藝術,藉由顏料彩繪生活,描繪記憶。透過一件件的作品將帶領觀賞者一同尋根,一同探討人生課題,是一場美好的藝術之旅。